国家有难,天师出山
起源
山中一座道观前,老道长带领一群徒弟正要下山。唯留小徒弟看守山门。
临走小徒弟问:“师父,您跟师兄们什么时候回来?”
师父说:盛世便回!
视频缓存需要加载,请耐心等待...
故事
人们总以为道士高冷孤僻,只喜深山修行,不理凡尘俗世。网络盛传的“佛系三连”叫“都行、可以、没关系”,“道系三连”却是“关你P事、关我P事,滚”。
殊不知,道教追求“得道成仙”,也追求“仙道贵生”。道教比其他任何一个宗教都更关注民生。
就拿道教界的代表——张天师一脉来说。历代天师虽深居龙虎玄坛,却始终以悲悯之心注视着苍生大地。
每当国家有难,百姓受苦,天师都会义不容辞出山救世。
祖天师张道陵,见巴蜀之地巫教淫祀害民,无恶不作,大战八部鬼帅扫平巫邪后,为了不让百姓再受苦受骗,他才下决心创建道教。
教化世人、造福苍生正是道教创立的初衷。
靖康之难前夕,30代天师张继先曾观到“赤马红羊”,认为此乃国家有大祸之兆,急奏朝廷。然宋王朝政风日下,朝廷并未重视其言。后金人攻汴,宋钦宗和宋徽宗始知天师所言非虚,急召入宫。然为时晚矣。张继先深知无力回天,行至半路作颂羽化。
时年36岁,而京城也正在那一天被金兵攻陷。
元末明初,朱元璋的军队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,然无论从船只装备还是士兵数量,朱家军都处于劣势。几番对战下来朱元璋损兵折将,众将士气势低迷,形势越来越不利。
突然营帐外有人送来密函,打开一看乃是一道符,上书“天运有归”四字。朱元璋大喜,昭告全军,顿时军心高涨,一鼓作气打败了陈友谅。
原来是42代天师张正常闻两军大战死伤无数,不忍百姓继续受苦,便遣人送符,透露天机,助朱元璋早日一统,结束乱世。
除了洞察天机、以预测之能救世,天师一脉还运用擅长的符箓、斋醮广济民众。
宋崇宁年间,澥州盐池水溢,当地的百姓深受其害。30代天师张继先得知后即可前往,先书铁符掷井,又做法招来关羽大战井底蛟龙,逾顷,雷电至而蛟龙死。
宋徽宗大喜,以崇宁钱封赏关羽。后各地关帝常称崇宁真君,即始出于此。
宋理宗时期,鄱阳湖洪水后瘟疫肆虐,35代天师张大可广散符水、救治灾民,瘟疫才逐渐平息。
清道光年间,贵溪旱蝗大灾,眼见粮食被啃食殆尽,百姓将无越冬之粮。危机时分,第60代天师张培源果断出手,设醮七日,召来大雨如注,蝗虫尽灭。
每逢严重难搞的旱涝灾祸,统治者都会请天师出山治之。
历代天师身在方外,却始终心系苍生,每每都会允诺。纵使路途艰险,车马颠沛,也必亲往之。
清军南下时,江西副总兵王德仁欲发兵屠戮上清。情况危急,全城百姓命在旦夕。时51代天师张显庸、52代天师张应京均在天师府,两位天师挺身而出。
52代天师张应京二十里外迎谒道左,令王德仁大惊:何预知我来?
至天师府门口,又见51代天师张显庸苍颜鹤发,翩翩有凌云之气,实乃世外高人模样。素来杀伐果断的副总兵忍不住下跪叩拜,自称弟子。
上清之危得以解除。
1945年8月,日军投降。当全国沉浸于抗战胜利的狂欢时,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人潮涌动,数百位道长高冠法袍,正襟危立,他们要举办一场罗天大醮。
就是热门国漫《一人之下》中盛传、道教最为隆重的法会。
罗天大醮,搭九坛奉祀,设1200醮位,以五色布遮天,行七朝醮典,醮期长达五天六晚。祭仪之隆重,法坛之庄严,震慑天下,为国祈福方开此醮。
这场罗天大醮,为抗战中牺牲的英雄而祭,为广受战乱之苦的普罗大众而祭,为国泰民安而祭,为世界和平而祭。
主持这场醮典的,正是63代天师张恩溥。
张恩溥天师曾书联一幅:“护国安邦振护佑,生民苦难济生灵。”道出了天师家族以法为剑、守护天下的玄门理想。
犹记元末暴乱,民不聊生,41代天师张正言召集弟子振臂高呼:“吾家世代以福国忠君佑民为本,今天下兵争日久,安危未可知。吾弟子可无一介以报君命乎?”
其慷慨济世之仁心豪言,穿越数百年,仍字字在耳。
盛世闭关修行,乱世下山救民,是多位天师的真实写照。
2020,充满魔幻的一年,危机重重的一年。
有那么一群人,在幕后指点火神山、雷神山的风水布局,分析预判全球形势时运,或勇敢地奔走于九州大地,或虔诚地祈法于金殿坛前。
只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,为世人、为国家提供一丝助力。
他们是天师的忠诚追随者,是道门的开拓者和传承人。
唯愿紧随历代天师高道,一同执剑护道,守卫苍生。
共有 0 条评论